6月17号上午第一节,初2022级数学组贾云老师带来课题《角平分线的性质》,从回顾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角,到角的对称轴为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入手开启课堂,依据学生的框架思维,从定义、性质、判定去研究角平分线,并结合典型例题,加深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这是本学期数学组的第二次公开课,紧贴我校教学研究课题化建设领域,旨在供大家共同学习,提升教学品质。贾云老师开篇点题,“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由此 引入角平分线,通过回顾角平分线的定义,到带领学生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再倒回来通过定义和性质对角平分线进行判定,从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数学课堂在师生共同推动下有序进行。 
随后,贾云老师随即推出前期学习中大家无法解决的疑惑,第二个例题,这是贾云老师前面给大家留下的“每日一题”中的题目,曾今可以通过截长补短做的题目,如今在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后,可以通过更加简单的思路完成。同样的题目,在不同的知识框架中就会出现不一样的证明方式,既让学生感受新知识带来的优势,也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第三个例题,通过(1)(2)问,让学生感受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和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差异性,体会角平分线在部分题目中的优势,利用(3)和(4)问,将角平分线的判定,以及截长补短、倍长中线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综合题目,将课堂思维难度推向高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思维碰撞中加深对角平分线的理解和运用。 
课后,理科组老师共同对贾云老师的课堂进行讨论,各抒己见。陈军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给出例题时,问题是否需要全盘给出?在性质文字语言表述时,是否需要全部写出?曹鸿扬老师分析了贾老师课堂中的三个亮点: 思路清晰、框架完整、循序渐进;罗力老师表示了对贾老师的课堂中对教学重点的把控,对思维启发的引导地欣赏,徐旭楠老师表示了对板书设计的想法,陈丽君老师也对例题设计和例题顺序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最后教研组长郭潇霄老师回顾贾老师的整堂课,提出了她对课堂中教学引入板块的建议,让学生动手去折,去感受,体会角平分线的性质,强调教会学生几何直观、空间想象的重要性, 将研课学术氛围推到了高潮。 本次公开课又一次激起了教学研讨的浪潮,贾老师给教研组成员对几何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一个团队,不断研讨,不断提升,在教学中锻炼, 在教研中反思,定能让我校师资力量更上一层楼。
|